学习陶行知思想 弘扬教育家精神
--大足区骨干校长、名校长能力提升培训班简报第4期
2025年3月22日,2025年大足区骨干校长、名校长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展开了新一天的学习。
上午,培训班全体学员走进了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彭小虎校长热情接待并介绍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员参观了校园。校园内,浓厚的文化氛围与现代化的校园建设相得益彰。
随后,彭小虎校长做了题为《走进陶园,走近陶行知》的专题报告,他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通过如何将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基础教育落地,如何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如何发展教学做合一模式,如何构建学生成长与发展评价系统,如何实施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等五个问题向学员介绍了陶行知学校在办一所怎样的学校。
彭校长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引领,同时结合现代教育需求形成了独特办学体系。报告中,他以教育可以改变生物性状为出发点,强调学校应该关注儿童的生命力,要做好“人”的教育;他提出了独特的九年一贯的课程体系,以十岁为节点,探究不同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即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爱。他指出,养成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生命力量,以孩子的感官系统作为课程内容构建的出发点,构成了生命本体部分教育形态;习惯内化阶段,基于学生的生命状态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兴趣并形成习惯。
下午,全体学员在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听取了操太圣教授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促师德师风建设》的讲座。操教授从面向未来的教育挑战、领会教育家精神实质、名校长要破解的难题、名校长在实践中成长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操教授从当前国际形势谈到中国社会现状,分析了未来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发出“教育强国建设,中国教育家何为?”一问,结合教育现状深度解读了什么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引导学员们领会教育家精神实质。他指出,教育家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更体现在高尚的师德师风和对学生的关爱,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育质量的保障,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新时代的教育家。
|